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

波瑟費勒斯(Poicephalus)屬鸚鵡

波瑟費勒斯(Poicephalus)屬鸚鵡

Poicephalus屬鸚鵡,包含了眾所周知的賽內加爾,賈丁氏,紅腹,邁耶氏,楬頭,魯配氏,好望角等鸚鵡.

賈丁氏鸚鵡 Jardine’s Parrot Poicephalus gulielmi


圖片原址:http://birdsonsafari.com/index.asp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賈丁氏鸚鵡的外貌雖然並不亮麗,但因牠們的個性安靜、穩定,無論公母鳥的學語能力都不錯,近年來,頗受鸚鵡愛好者的歡迎。初入新環境時,賈丁氏鸚鵡表現得較為害羞,適應後,不會像其他中大型鸚鵡般吵雜,也不會突然翻臉咬人。
賈丁氏是波屬鸚鵡中,體型大小僅次於好望角鸚鵡,體型第二大的鳥種。分為三個亞種,體型及外觀皆有差異。

小賈丁P.g.fantiensis
這種又名橘冠賈丁的鸚鵡,在台灣鳥市較容易見到。顧名思義,小賈丁是體型最小的賈丁氏鸚鵡,身長約23公分,只比波瑟費勒斯屬中最常見的賽內加爾鸚鵡大上一些。小賈丁的綠色羽衣較其他亞種色淺,頭冠的顏色為橘紅色,有時甚至是橘黃色,而非紅色。在腳踝部和翼下,也可看到相同顏色的橘紅羽。大多數的鳥種,公鳥的羽色多半較鮮豔,不過就小賈丁而言,有時母鳥頭上的橘紅色冠羽範圍,還比公鳥來得多。除了體型大小、羽毛及頭冠的顏色與其他賈丁氏鸚鵡不同外,小賈丁的鳥喙顏色也較淡,如牛角般的蠟白色。
小賈丁照片 http://anduin.eldar.org/~carol/images/bariki-crunchy.jpg
小賈丁(左)及黑翅賈丁(右)照片 http://www.wingscc.com/aps/images/BWAndLessorAt7months3.jpg

黑翅賈丁P.g.gulielmi
黑翅賈丁的鳥喙顏色較深,體色較深,尤其是翅膀部份,黑色的羽瓣,只有邊緣為綠色,這也正是名稱的由來。黑翅的體型是三個亞種中最大者,身長28-30公分。頭冠為紅色,眼眶至鼻間的羽色也為黑色。
黑翅照片 http://www.zwergschnabel.de/Barney99.JPG
黑翅照片 http://www.bueltena.de/bilder/kongohen3.jpg

大賈丁P.g.massaicus
又名剛果賈丁氏鸚鵡的大賈丁,體型大小和黑翅類似,不過身材較苗條,鳥喙的寬度也較窄較小。鳥喙的顏色是三個亞種中最淺者。橘紅色冠羽的範圍是三者中最窄者,多半不會擴及整個頭冠。大賈丁的冠羽顏色較小賈丁深,但不像黑翅那麼紅。翅膀的羽色較小賈丁深,但綠色邊緣的範圍較黑翅寬。
大賈丁照片 http://www.wingscc.com/aps/images/pj-sa1.jpg
大賈丁照片 http://www.wingscc.com/aps/images/pj-gw1.jpg

http://www.wingscc.com/aps/images/SubspeciesW-Text.jpg
↑(圖解)左側:大賈丁;中間:小賈丁;右上:黑翅

事實上,在區分以上三個不同亞種的賈丁氏鸚鵡時,並不如字面上解釋那麼容易。一方面是品種之間的雜交,二方面是不同個體間有所差異。就像是大賈丁也有小個子;小賈丁也可能生出大塊頭。

賈丁氏鸚鵡的性別,並無法百分之百以外觀差異辨識,DNA和內視鏡檢驗仍為最確實的方法。一般而言,公鳥體格較大,頭、喙較寬大,虹彩呈橘黃色;母鳥體格及頭型較小,虹彩為褐色。早熟點的鳥,在一歲半至二歲間已有繁殖能力,不過五歲左右時,鳥的繁殖能力才更為穩定。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

賽內加爾鸚鵡 Senegal Parrot Poicephalus senegalus


圖片原址:http://birdsofthegambia.com/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賽內加爾可算得上是波瑟費勒斯屬中最常見的鳥種。無論在原棲地,或者人工繁殖場,寵物鳥市場,都很容易見到牠們的蹤跡。和其他屬鸚鵡相比,賽內是一種較為安靜的鳥種。不過人工飼養的幼鳥,由於對人類較為依賴,所以可能發出尖銳刺耳的叫聲,尋求同伴們的注意。賽內的寵物性不錯,雖然個性較為膽小,但在熟悉的環境下,仍表現得很活潑。

賽內加爾有三個亞種,無論那一個亞種,體型大小及外觀都差不多,比較明顯的分別處,在於胸腹部的羽毛顏色。平均體長約為22公分,體重144公克,公鳥又較母鳥重。幼鳥眼睛的虹彩由深灰色變為淺灰色,成鳥則為黃白色。

Poicephalus senegal senegalus
這種是最常見的亞種,特徵是V字領胸口下,腹部的羽毛為黃色,有些人又稱牠們為黃腹賽內。
Poicephalus senegal versteri
牠們腹部中央的羽色為橘黃至橘紅色。背部的羽色較暗。有人又稱牠們為紅腹賽內,鳥市上較
少見。
Poicephalus senegal mesotypus
又名橘腹賽內,一般來說,綠色的V字胸領可延申至腹部,顏色也較淡,而腹部羽色偏橘黃色。

→橘腹賽內幼鳥照片
http://www.avesint.com/images/obsen.jpg
→橘腹賽內成鳥照片
http://www.psittacus.cz/galerie/senegal122.jpg
→橘腹賽內(左)與黃腹賽內(右)
http://www.avesint.com/images/senbell.jpg
http://www.avesint.com/images/sen5-3-05.jpg

雖然賽內加爾分為三個亞種,但在繁殖者的人工配對下,容易出現不同亞種間的混交,以致於後代的表現型混亂。其實不同亞種間,除了羽色差異外,寵物性及鳥種特性並沒有太大差別。

對於老經驗的繁殖者,能夠從鸚鵡的頭型分辨出公母性別,甚至連羽管未齊的鶵鳥,也可看出七八分。一般來說,公鳥的頭型較寬,頭頂較平,鳥喙較寬;母鳥的頭型則略小而圓,鳥喙也較窄。除了頭型外,性成熟的鳥,泄殖腔周圍的羽毛也可能可辨識出公母。公鳥為全黃的羽色,母鳥在黃羽中則可能夾雜綠羽。V字型口胸領,或許與性別也有關。母鳥的V字領角度較尖,較低;而公鳥較鈍,較高。就行為方面來看,母鳥多半更害羞,公鳥則較外向,兇。不過以上辨識法,並非百分之百的準確,若對於鳥的性別有所懷疑,最好還是用DNA或內視鏡確認性別。

雖然一歲以上的鳥就可能已性成熟,但三、四歲以上的鳥齡,才開始進入最旺盛的繁殖齡。母鳥每次可產下三到四顆蛋。繁殖波屬鸚鵡的方法都差不多,第一、鳥要熟,公母確定,且感情良好;二、適應環境,對於這種較個性膽小的鳥,飼養的籠舍不需太大。巢箱的位置要隱密,入口處不可被光射直射。三、營養均衡的食物。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

紅腹鸚鵡 Red-bellied Parrot Poicephalus rufiventris


圖片原址:http://aviary.upatsix.com/ooa2/index.html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非洲波瑟費勒斯屬鸚鵡中,有些鳥可由外觀的羽色差異辨認出性別差異,紅腹鸚鵡就是其中之一。主要的羽色差異就在胸、腹部,公鳥的腹部呈橘色,而母鳥則為綠色。這種羽色上的差異,在幼鳥、亞成鳥階段就可能辨認出。圖中的二隻鳥都是亞成鳥,左方為公鳥,右方為母鳥。性成熟的鳥(一歲以上),虹膜變成紅色,幼鳥時則為褐色。

紅腹鸚鵡有二個亞種,羽色上略有差異。
在波屬鸚鵡中,紅腹鸚鵡被認為是個性最外向,學語能力最好的鳥種,而且無論公、母鳥,學習能力都不錯。即使是學語能力佳,紅腹鸚鵡仍保留了波屬鸚鵡的特性,安靜不吵雜。牠的體型略小於常見的賽內加爾鸚鵡,約為22公分長,體重約為140公克。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平均壽命都在20年以上。

飼養照顧上和其他鸚鵡差不多,營養均衡的食物,乾淨的飲水,通風的環境,充足的運動量,當然,還有人類或其他鳥隻的陪伴也不可少。繁殖紅腹鸚鵡,並沒有特別的技巧,只不過大約得等到牠們三、四歲時,才能較穩定的繁殖能力。現今市面上紅腹鸚鵡的曝光度不若賽內加爾鸚鵡,原因可能為以人工繁殖該種鸚鵡的時間較晚,直到1980年中期才開始。母鳥每次約可產下三顆蛋;處於3-15歲左右,繁殖力最旺盛的母鳥,可能可產下五顆蛋。在孵育24-25天後幼鳥破殼而出。對於這屬個性較羞澀的鸚鵡來說,巢箱的懸掛位置,特別是入口處,最好不要被
光線直射。

以下網頁連結(德文),有許多紅腹鸚鵡使用的巢箱設計,值得參考
http://www.jens-drebenstedt.de/parrots/rotbauch/zucht/rotbauchzucht.html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

魯佩氏鸚鵡 Ruppell's Parrot Poicephalus rueppellii


圖片原址:http://www.nigeldennis.com/stock/pages/122.htm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波瑟費勒斯屬鸚鵡中,魯佩氏算是數量較少的鳥種,無論在原棲地,或者各地繁殖場中,都較不易見到牠的蹤影。其原棲地範圍小局限在非洲那米比亞和安哥拉境內,或許也因棲地小,魯佩氏並無其他亞種。

和紅腹鸚鵡一様,魯佩氏在性成熟後,公母性別可直接由外觀辨識。母鳥的腰背部,以及下腹部呈現亮藍色,公鳥則無。魯佩氏的外觀,較容易與同屬的邁耶氏弄混,特別是後者的一些亞種,頭頂並沒有黃色羽毛。雖然二者的大小一樣,成熟後也都有紅色的虹彩(不像賽內是黃白色)
魯佩氏的胸、腹部,並沒有像邁耶氏一般的藍綠色羽毛。

飼養繁殖方面,和照顧其他同屬的鸚鵡雷同。這屬的鸚鵡,個性都較為膽小、內向(其實有點自閉),所以就巢箱的選擇上,比較建議使用L型,或者斜式入巢的巢箱,以避免鳥入巢時踩破蛋。適當的繁殖期,多半得等到鳥三、四歲。母鳥每次產下三至五顆蛋,孵化27天左右,幼鳥跛殼而出。

公母性別的差異,請參照以下連結網頁
http://www.feathert.com/RuppellsParrot.html
●照片一:母鳥
●照片二:左母右公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

褐頭鸚鵡 Brown-headed Parrot Poicephalus cryptoxanthus


圖片原址:http://www.photographersdirect.com/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參考照片
http://www.mangoverde.com/birdsound/picpages/pic74-177-1.html

在波屬鸚鵡中,褐頭鸚鵡是較少見的鳥種。牠的外貌有點像是沒有V字領的賽內,胸腹部都是綠色的羽毛。牠和另外一種瀕危的鸚鵡Niam-Niam(唸起來像是“娘娘”)長得十分像,不過二者間最明顯的差別在於前者的虹彩是黃白色,後者和魯佩氏鸚鵡一様,為紅色。褐頭的翅膀腹側覆羽為黃色,後者為綠色。

根據一些飼養者的意見,褐頭鸚鵡是波屬鸚鵡中,個性最安靜溫和者,不過學語能力不頂好。對這種鸚鵡有興趣的鳥友,有機會不妨試試。

娘娘鸚鵡 Niam-Niam Parrot Poicephalus crassus

娘娘鸚鵡的外貌和褐頭很像,只是體型大了些,成鳥的虹彩是紅色,而非黃色。由於本種鸚鵡在野外的數量實在太少了,人工飼養者亦少,所以相關資料較少。不過也有人認為,娘娘鸚鵡可能只是褐頭和邁耶氏鸚鵡的雜交種而已。
【娘娘二字為約略音譯】

雖然畫得不是很像,不過頂好看的。純欣賞!
http://www.ozbird.com/images/africa3.jpg

很簡潔的波瑟費勒斯屬鸚鵡亞種間差異表格●請點選我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

邁耶氏鸚鵡 Meyer's Parrot Poicephalus Meyeri


圖片原址:http://mijnposter.nl/thumbs/trefwoord.html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邁耶氏鸚鵡是本屬鸚鵡中體型最小者,約為21-22公分,體重100-135公克重,是非洲最容易見到的波瑟費勒斯屬鸚鵡,也是寵物鳥市場第二常見的鳥種(第一名是賽內加爾鸚鵡)。鳥類學家將牠們區分為六個不同亞種,亞種間只有些微的羽色差異。然而在原棲地或者人工飼養繁殖下的相互雜交,使得純“亞”種的特色愈來愈不易辨識。不過不同亞種的鸚鵡,鳥種特性及習性並無太大的差別。

常見的邁耶氏,較明顯的差異大多在頭頂黃色羽毛範圍的大小、有無,以及身體的羽色偏藍或偏綠。最常被人工飼育的二個亞種為P.m.meyeri和.m.saturatus,這兩個亞種鸚鵡,頭部都有明顯的黃色羽色,差別在於腰部羽色。前者為藍色,後者為藍綠色。另外有二個亞種P.m.reichenowi和P.m.damarensis,頭部無黃色羽毛,較易與其他亞種分別。不過這些亞種在鳥市間並不常見。

→前額沒有黃色羽毛的亞種照
http://www.wingscc.com/aps/images/photo8.jpg

邁耶氏鸚鵡的公母性別無法以外觀辨識,不過成鳥與亞成鳥的區別,可從虹彩的顏色及身體羽色分別出。亞成鳥的虹彩為深褐色,一歲左右才變成紅色。幼鳥、亞成鳥頭頂及翅膀上的黃色羽塊也較少或沒有。

→幼鳥前額可能無黃羽,虹彩顏色為褐色(P.m.matchiei)
http://www.avesint.com/images/mey6-26-04.jpg

邁耶氏的學語能力差強人意,不過個性穩定,算是頗安靜的鳥種,比賽內加爾活潑,是很好的寵物鳥選擇。飼養與繁殖的方法,與其他同屬鸚鵡相同。

本文由原作者Paleo,P醫師授權轉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