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日 星期六

澳洲鸚鵡分類

根據澳洲國家標準
澳洲針對澳洲國境內的鸚鵡們,分成兩科
一為鸚鵡科,一為巴丹科
鸚鵡科下分四個亞科,分別如下
A.Loriinae,吸蜜,含三屬共七種
B.Nestorinae,諾福克Kaka,一屬共一種
C.Platycercinae,再分四個族群
 a.Melopsittacini,一屬共一種,虎皮鸚鵡
 b.Neophemini,先分兩屬Neophema和Neopsephotus
  一.Neophema再分兩個亞屬,分別是Neophema (Neonanodes)和Neophema (Neophema)
   1.Neophema (Neonanodes)下有Neophema chrysogaster 橘腹(Orange-bellied Parrot)、Neophema chrysostoma 藍翅(Blue-winged Parrot)、Neophema elegans (是嫩嫩嗎?我忘了)Neophema petrophila 岩石(Rock Parrot)
   2.Neophema (Neophema),下有兩種,光輝和桔梗
  二.Neopsephotus這一屬,就只有秋草
 c.Pezoporini,一屬(Pezoporus)兩種,地面鸚鵡和夜鸚鵡,萊斯康夜鸚鵡是Geopsittacus屬
 d.Platycercini,有以下幾屬
  一.Barnardius屬,即我們熟知的瑪莉和林肯這一屬,不過澳洲當局以林肯為主種,分四個亞種,
   分別是Barnardius zonarius barnardi (Vigors & Horsfield, 1827)
   Barnardius zonarius macgillivrayi (North, 1900)
   Barnardius zonarius semitorquatus (Quoy & Gaimard, 1830)
   Barnardius zonarius zonarius (Shaw, 1805)
  二.Cyanoramphus屬,只有紅額一種,諾福克紅額
  三.Lathamus屬,只有快速鸚鵡一種
  四.Northiella屬,只有藍蓋一種
  五.Platycercus屬,下再分兩亞屬
   1.Platycercus (Platycercus),只有紅草和綠草兩種,綠草又分兩亞種,紅草分六個亞種
   2.Platycercus (Violania) ,有退草、九重和黑草三種,七草編入為退草之亞種,退草有五個亞種,九重有兩個亞種,黑草也是有兩個亞種
  六.Psephotus屬,下再分兩個亞屬
   1.Psephotus (Psephotellus),有金肩、天堂和胡迪氏三種,三種皆無亞種,胡迪氏與金肩各為不同種別
   2.Psephotus (Psephotus),就馬加鸚鵡和美聲兩種,美聲含三亞種
  七.Purpureicephalus屬,尤佳利一種
D.Psittacinae,分成三個族群
 a.Cyclopsittacini,Cyclopsitta一屬
 b.Polytelini,三屬
  一.Alisterus屬,國王那屬
  二.Aprosmictus,紅翅那屬
  三.Polytelis,三日月和公主、攝政王
 c.Psittaculini,兩屬,紅頰和折衷那兩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來說明一下澳洲對於澳洲國境內巴丹的分類

巴丹科下分四個亞科,分別是
A.Cacatuinae 亞科,下再分三個屬別
 a.Cacatua 屬,下再分三個亞屬
  一.Cacatua (Cacatua) 亞屬,一個種別,兩個亞種
   Cacatua galerita (Latham, 1790)
    Cacatua galerita fitzroyi (Mathews, 1912)
    Cacatua galerita galerita (Latham, 1790)
  二.Cacatua (Licmetis) 亞屬,有三個種別
   1.Cacatua pastinator (Gould, 1841),兩個亞種
    Cacatua pastinator derbyi Mathews, 1916
    Cacatua pastinator pastinator (Gould, 1841)
   2.Cacatua sanguinea Gould, 1843,四個亞種
    Cacatua sanguinea gymnopis Sclater, 1871
    Cacatua sanguinea normantoni (Mathews, 1917)
    Cacatua sanguinea sanguinea Gould, 1843
    Cacatua sanguinea westralensis (Mathews, 1917)
   3.Cacatua tenuirostris (Kuhl, 1820)
  三.Cacatua (Lophochroa) 亞屬,一個種別,兩個亞種
   Cacatua leadbeateri (Vigors, 1831)
    Cacatua leadbeateri leadbeateri (Vigors, 1831)
    Cacatua leadbeateri mollis (Mathews, 1912)
 b.Callocephalon 屬,Callocephalon fimbriatum (Grant, 1803) 一種
 c.Eolophus 屬,一個種別,三個亞種
   Eolophus roseicapillus (Vieillot, 1817)
    Eolophus roseicapillus albiceps Schodde, 1989
    Eolophus roseicapillus kuhli (Mathews, 1912)
    Eolophus roseicapillus roseicapillus (Vieillot, 1817)
B.Calyptorhynchinae 亞科,一個屬別,
 Calyptorhynchus 屬,下再分兩個亞屬
  一.Calyptorhynchus (Calyptorhynchus) ,下再分兩個種別
   1.Calyptorhynchus banksii (Latham, 1790) 分五個亞種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banksii (Latham, 1790)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graptogyne Schodde, Saunders & Homberger, 1989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macrorhynchus Gould, 1843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naso Gould, 1837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samueli Mathews, 1917
   2.Calyptorhynchus lathami (Temminck, 1807) 分三個亞種
    Calyptorhynchus lathami erebus Schodde & Mason, 1993
    Calyptorhynchus lathami halmaturinus Mathews, 1912
    Calyptorhynchus lathami lathami (Temminck, 1807)
  二.Calyptorhynchus (Zanda) ,分三個種別
   1.Calyptorhynchus baudinii Lear, 1832
   2.Calyptorhynchus funereus (Shaw, 1794) 三個亞種
    Calyptorhynchus funereus funereus (Shaw, 1794)
    Calyptorhynchus funereus whiteae Mathews, 1912
    Calyptorhynchus funereus xanthanotus Gould, 1838
   3.Calyptorhynchus latirostris Carnaby, 1948
C.Microglossinae 亞科,一屬一種
  Probosciger屬 Kuhl, 1820
   Probosciger aterrimus (Gmelin, 1788)
D.Nymphicinae 亞科,一屬一種
  Nymphicus屬 Wagler, 1832
   Nymphicus hollandicus (Kerr, 1792)

我們來解讀一下資料(我用我的方式)
基本上
巴..巴..我咧巴巴巴..巴丹
我們把牠們分成三大類..黑巴系和白巴系和粉紅巴系
黑巴系裡頭有棕梠巴、黑巴、卡美巴、紅頭黑身的剛剛巴
白巴系裡頭有白巴,白巴再給他細分成三組,白巴、裸眼巴和巴丹王米切爾
黑巴早,白巴晚,介於中間的就是粉紅巴
粉紅巴系裡頭給牠有~米切爾和粉紅巴
黑巴的ㄚ公又是棕梠巴,所以巴丹的祖公就是棕梠巴
牠們的發源地就是在神奇的澳洲
ㄚ巴丹裡頭,定位尚未全部釐清的有卡美、粉紅巴丹、剛剛巴丹和米切爾
舉卡美來說,學者們還在鬥嘴鼓,搞不定,到底卡美是否要編入黑巴(Calyptorhynchus屬)內,抑或提升為亞科
還好!澳洲的這套分類,分成了這四個亞科,對我來說,蠻能說服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粒腺體DNA與地理學(此二為主幹)和解剖學.....等

卡美、粉紅巴丹、剛剛巴丹和米契爾這四種於巴丹裡頭的定位雖然仍有爭議

巴丹的演化順序應為
● 棕櫚巴丹>>>黑巴丹、卡美、剛剛巴丹
○ 粉紅巴丹、米切爾>>>白巴丹>>>紅肛巴丹(菲律賓)、戈芬氏、小裸巴、杜可波氏
            └>>>大巴、摩鹿加巴丹、傘巴、藍眼巴丹和小葵花巴丹

P.S:除了>>>有前後關係,『、』此符號無先後順序之意義!另~以上分類有基因編碼背書!發表此文章,對於闡明鳥種血源親疏,可提供你我適當之領悟!非引導您進行雜交之動作,而是提醒您不要買到鳥人雜交後的雜種,請勿進行污染混雜物種基因庫之行為!

鸚鵡帝國

養鳥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對於我們新手來說,怎樣才不會養死了鳥?如何才不會挫折遍遍?
我會建議和我一樣的新手,用『減法』來養鳥!什麼叫做『減法』?不是我這次想要瞎掰的主題!
等我下次又想唬濫的時候,我再掰給大家聽!
用『減法』再加上不斷瀏覽新文充實自己,你一定會覺得找隻好同伴「開始」來陪你,竟是如此容易的事兒!
前提是:你得克制住你自以為是的想法!沒毛的小鸚鵡好可愛呀趕緊買回家、加了燈泡牠就一定不會死呀、帶出去逛街順便讓牠飛~好炫、so cool 呀…..等等等

知識隨手可得!四處都是書,想知道的事都在右手的食指上而已

關鍵密碼也都在大自然裡!就看我們有沒有用心去尋找!有沒有從野外資訊去悟得、是否從日常觀察裡去綜合?
當然,如果你硬要你的鸚鵡,你把牠當成繁殖場裡的雞鴨豬鵝,一年得要生上個十次五六次你才會覺得爽,你當然會覺得我是在說廢話
當你曉得如何把他們當個夥伴看待時,您會得到相當相當多的回饋的

而在一切入門的同時,基本資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切的根本,也是很多領悟再發展的來源……….
好了好了!不亂屁亂哈拉了

首先!我們就來聊聊鸚鵡這兩個字
鸚鵡的命名與分類及定位:
我們都有學過界門綱目科屬種!就如同可惡的小學老師,一直要我們背九九乘法表,X死了當時!
但是現在能琅琅上口,奇怪滴咧!好愛妳喲,老師!

鸚鵡上屬於鳥綱,而鳥綱屬於動物界的脊索動物門!
你問我那是屬於脊索動物門的那一個亞門?不告訴你,你若真有興趣?你會自己去想辦法找出答案來
我們講到鳥綱了!那我們要怎麼定位這個目?
Psittaciformes 你要翻譯成鸚形目或鸚鵡目皆可(農委會是說鸚形目)

Psittaciformes 再下來,可分成三個科!分別是
1.Cacatuidae
2.Loriidae
3.Psittacidae

三個科

1.Cacatuidae巴丹科,
下有 Cacatua 、Callocephalon 、Calyptorhynchus、Eolophus 、Probosciger 、Nymphicus 這幾屬!

巴丹我自己是大略以羽色作為區分,剛好一色一屬(只有局部稍有例外),其餘的我不管它!我把他們分為黑巴丹、白巴丹、粉紅巴丹三大群,其餘的歸為其他巴丹
咦?Nymphicus 屬,這個拉丁字很眼熟吧?沒錯!他就是玄鳳所在的那一屬,這一屬只有玄鳳一種。有些學者把這一屬再往上提,成為巴丹亞科!

2.Loriidae 吸蜜科,
下有 Chalcopsitta 、Charmosyna 、Eos 、Glossopsitta、Lorius 、Neopsittacus 、Oreopsittacus 、Pseudeos 、Psitteuteles 、 Trichoglossus 、 Vini 這幾屬!大致上可分為 lory 和 lorikeet 兩大族群!
Lory 和 Lorikeet 差別在那裏?前者尾巴寬短,後者長尾!

3.Psittacidae 鸚鵡科!
哇喔!我們最熟悉的來了!
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哈哈!我是說『鸚』『鵡』這兩個字很熟悉而已 不要想太多
鸚鵡科下有 Agapornis 、 Alisterus 、 Amazona 、Anodorhynchus 、Aprosmictus 、 Ara 、Aratinga 、Barnardius 、 Bolbopsittacus 、 Bolborhynchus 、 Brotogeris 、Conuropsis 、 Coracopsis 、 Cyanoliseus 、 Cyanopsitta 、 Cyanoramphus 、 Cyclopsitta 、 Deroptyus 、 Eclectus 、 Enicognathus 、 Eunymphicus 、 Forpus 、 Geoffroyus 、 Geopsittacus 、 Graydidascalus 、 Gypopsitta 、 Hapalopsittaca 、 Lathamus 、Leptosittaca 、 Loriculus 、 Mascarinus 、 Melopsittacus 、 Micropsitta 、 Myiopsitta 、Nandayus 、Nannopsittaca 、 Neophema 、 Neopsephotus 、 Nestor 、 Northiella 、 Ognorhynchus 、Opopsitta 、Pezoporus 、 Phigys 、 Pionites 、Pionopsitta 、Pionus 、 Platycercus 、Poicephalus 、 Polytelis 、Prioniturus 、Prosopeia 、Psephotus 、Psittacella 、Psittacula 、 Psittaculirostris 、 Psittacus 、Psittinus 、 Psittrichas 、Purpureicephalus 、Pyrrhura 、 Rhynchopsitta 、Strigops 、Tanygnathus 、Touit 、Triclaria 這麼多這麼多屬!嚇人呀

我大致上把他們這麼來分類,以方便我找資料並綜合之!
我把他們分為亞澳區、非洲區、美洲區三區!

亞澳區可以再大略分為環頸(含亞洲環頸、澳洲環頸)、澳洲寬尾(澳洲環頸、澳洲紅喙、玫瑰)、草原鸚鵡(Psephotus 和 Neophema 和 Neopsephotus 這三屬,Psephotus 就是美聲所在的那一屬,共五個種別,Neophema 就是光輝、桔梗的那一屬共六個種別,Neopsephotus 就只秋草一種)、長尾小鸚鵡和其他鸚鵡這幾大類!

非洲區我就直接分中大型和小型兩大類,中大型裡我們比較熟悉的就屬灰鸚所屬的 Psittacus 屬,和 Poicephalus 屬裡的好望角以及魯佩氏等等,小型鸚鵡當然就是以愛情鳥(Agapornis)這一屬為大宗了!

而美洲區呢?和非洲區一樣我沒啥興趣,所以只把它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大型裡頭大致上有金剛、亞馬遜等,中型裡頭則是P屬(派翁尼斯)那一屬和凱克那一屬、錐尾和和尚等,小型則是太平洋、橫斑小鸚鵡那一群(neotropical parrots)尼奧俗拉比克小鸚鵡群!neotropical 尼奧俗拉的意思就是新熱帶的意思,其範圍包括中南美及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

以上這三大科鸚鵡,前屬名,後種名,屬名加種名組成的拉丁文就叫做學名,學名在以前是在這一些字母下面加底線來表示(因為以前只有打字機),現在則多以斜體字來表示,以與西洋各國的字母做明別區分!

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是:現在我們所知道尚存於世間的鸚鵡,他們的原生地大多無法往北跨過北回歸線,也就是說,目前所有鸚鵡的原生地幾乎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是一條無形的界線!

我手上的資料,原生地在北回歸線以北偏北很多的,有!有!有!美洲就卡羅萊納鸚鵡!亞洲則是環頸中~即我們常說的大達摩
美國的卡羅萊納鸚鵡!其餘的就皆在北回歸線南北附近不遠處一直往南延伸了(亞洲環頸中的幾種,許多資料皆眾說紛紜,比較具爭議的是大達摩,萊斯康的資料,其偏北部份只超出北回歸線不遠!但是其他的資料有的甚至把棲息地畫到中國的青海去了)
Conuropsis carolinensis(CAROLINA PARROT)卡羅萊納鸚鵡,原生地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喬治亞、佛羅里達、阿拉巴馬、路易斯安那等州。據悉,應該已經絕種了,應該是確定了?!
另一種 Rhynchopsitta pachyrhyncha(Thick-billed Parrot),現在已爽快的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野外定居下來了,至於是逸鳥還是由南邊的原棲息地(墨西哥共合國)往北遷移至此,鳥類學家尚無定論!
所以說!絕大多多多數的鸚鵡原生地都剛好在北回歸線以南,好玩吧?

扯了那麼多!那鸚鵡現在到底有幾種?兩三百種!到底有幾種?兩三百種ㄇㄝ!到底有幾種啊?有港仔說三百多種ㄇㄝ!ㄚ有阿X仔更大膽的直說三百三十二種呀(聽聽就算了)
光是紐西蘭紅額黃額那一屬的鸚鵡,有空你們去草草鳥室看一下!雙P在那裡抬槓,原來!四五年前紐澳的一群學者,用了DNA取樣分類,又多了一種出來,黃額從萊司康兩種亞種的分類,變成三個亞種了!
Geopsittacus occidentalis (Night Parrot)!我們偶爾可以聽到的夜鸚鵡(澳洲鸚鵡的一種,根據 DNA 檢測,其近親是上述的 Psephotus 和 Neophema 兩屬草原鸚鵡)
從1845 年被發現後,一直鮮為人知!人們認為牠們在二十世紀初(1900年)應該已經絕種了!可是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卻有零星被目擊的報告,可是學者認為那不具參考價值,可能是唬濫的?!說著說著,1990年一隻倒楣的 Night Parrot 就被輾死在昆士蘭的公路旁了!
所以說,到底是幾種?看不到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
再來看你是要以現有主流的分類法談,還是用 DNA 的分類法來談?
現有的分類法大多是以型態和棲息地來分類,每一種下面再分亞種,這種分類當然就比較少種
如果是以 DNA 來分類!那每一種都是不同的一種(儘管有些長得很類似),這種分類法當然就會多了很多種

而我!我喜歡 DNA 分類法
聊天溝通用時才用類似萊司康那種主流分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我們聊到了界門綱目科屬種,Linnaeus 所創立的的分類法,所根據的是生物的型態、構造、機能………等方面作綜合深入的研究之後,所進行的分類法。他並且採用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屬名加種名的二名法!但是大部分的人誤以為二名法亦是他(Linnaeus)所創立的,實際上是另一位瑞典學家 Bauhin 才對!
Linnaeus 是把二名法發揚光大的人而非創制之人!(Bauhin 早 Linnaeus 約百來年)
屬名是名詞,種名則為形容詞!種名用來形容該物種的特性,或者也會加上發現者的大名,來紀念該人!
Linnaeus 分類法沿用至今,為雜亂無章的生物命名,奠定了統一的基礎!讓我們在求知的過程中,不因各國俗名之不同、文字的差異,而增添過多的挫折及溝通上的誤差。
給他拍拍手!用力一點

關於大師 Linnaeus 的簡介,請按我連結

重複一下 Linnaeus 分類法,鸚鵡的定位
綱(Class):鳥綱(Aves)
目(Order):鸚形目或鸚鵡目(Psittaciformes)
科(Family):有人只分鸚鵡科,有人將鸚形目分成我上面文章提到的三科!只分鸚鵡科的話,巴丹和吸蜜也可成為亞科。

而近二十年來,約莫於八零年代,Charles C. Sibley用了 DNA 的生物技術,做了約12,000份鳥類的 DNA-DNA 交叉實驗後,發表了全新的分類系統,定位了九千多種的鳥種!
很芭辣的是,鸚鵡方面我能找到的資訊不多,由於個人只喜歡澳洲鸚鵡,所以目前只有些許澳洲鸚鵡的相關基因資料,爾後有空再瞎掰一番
不過!我們還是得感謝這些偉大的學家,因為,這種分類系統,絕對對你我有幫助的,不要懷疑!
(待我更深入的了解一些知識之後,如果確定了,我再告訴大家為什麼!因為這也有可能是關鍵密碼之一!不過應該有前輩已經知道我在暗示什麼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我們用分類學來聊鸚鵡,接下來,我們就用地理歷史來聊聊.....
心思比較細膩的朋友其實應該已經知道我要聊什麼了,因為看到我在我的小論壇~~鸚鵡帝國介紹區的小分區分成了 Australian、Oriental、Ethiopian、Neotropical 這四區,其實就非常明顯了!
Sclater 在十九世紀中業,約當一八五七年的時候,提出了他的研究與理論,將全世界的鳥類分成了六大區域,分別是 Palaearctic、Nearctic、Australian、Oriental、Ethiopian、Neotropical!



圖片原址:http://digilander.libero.it/avifauna/
由上面這張圖,各位看到了什麼?沒錯!panhouse 還是強調這句至理名言~~多看書!
panhouse 對於鸚鵡的原生棲地及資料很有興趣,這個大家都知道,也自己一再的把一些自己的心得一兜再兜,兜出了那條偉大的北回歸線!其實這些知識在百多年前早就有了,鼻要這麼辛苦呀,要多看書呀 panhouse!
現有的鸚鵡多棲息於北回歸線往北十度以南的區域,因此我們可以發現 Australian、Oriental、Ethiopian、Neotropical 這四區是鸚鵡分佈的主要區域!
這樣就好解了,各位也就知道為什麼我在舊鸚鵡世界論壇的全球氣候站將鸚鵡分成亞澳區、非洲區及美洲區了,因為那時候 panhouse 還沒發現另一項重要的知識,也就是另一條偉大的線~~划螺絲線,開玩笑的啦,我給你們原文~~Wallace's line!
Sclater 在一八五七年的這項觀察理論,很快的於十幾年後便獲得了 Wallace 和 Darwin 的背書,兩位進化論的泰斗都肯定了 Sclater 這項理論的正確性!
Sclater 這項分區雖然主要是以鳥類為起點,卻也適用於多數的陸棲動物,特別是脊椎動物!(植物分布亦相去不遠)越談會越多也越遠,我趕緊收一下
回過頭來看這四區 Australian、Oriental、Ethiopian、Neotropical!
上面提到了偉大的 Wallace's line!



圖片原址:http://people.eku.edu/
The Wallace Line 將 Australian 和 Oriental 分隔開來,與 Weber's line 之間則是 Australian 和 Oriental 兩區的過度區域,也沒法度,因為人家鳥有翅膀呀,會飛滴呀,所以 Wallace's line 對於陸棲動物及植物更有意義,最明顯的分別即是~~ Wallace's line 以東是有袋動物的天下!其實我們談的這些分區著實都與陸塊有關,特別是 Wallace's line 的深一層意義亦是如此!(我很喜歡菲律賓西邊的那條虛線)↑

●Australian:範圍在 Wallace's line 以東,包含印尼東部群島與新幾內亞和澳洲,相關鸚鵡種類還請大家與上面我打過的字對應對照一下,因為再打一次,偶手指頭會斷掉滴呀
●Oriental:範圍在 Wallace's line 以西及南亞,相關鸚鵡種類還請大家與上面我打過的字對應對照一下,因為再打一次,偶手指頭會斷掉滴呀
●Ethiopian:範圍即是黑暗大陸~非洲囉!相關鸚鵡種類還請大家與上面我打過的字對應對照一下,因為再打一次,偶手指頭會斷掉滴呀
●Neotropical:範圍就墨西哥以南的美洲了!相關鸚鵡種類還請大家與上面我打過的字對應對照一下,因為再打一次,偶手指頭會斷掉滴呀


這四區的物種各有區別,各具特色!形成的關鍵也與地球板塊的歷史息息相關,因此我之前對於中山大學的巴丹事件所持的態度是,啊就給牠一豬一豬射殺呀! 外來種對原有物種的衝擊,非短時間能立即顯現的,希望大家都能一起看好自己家的鸚鵡!


我扯了這麼多,自己發現好像沒搔到癢處!有空有機會,偶再好好想一下,該怎麼補充起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過頭再來聊聊 Sibley & Monroe 的這種分類
DNA 分類
上頭提到此分類系統下的鸚鵡定位,
Aves(鳥綱)
Ornithurae(鳥總綱)
Neornithes(新鳥綱)
Neognathae(新鳥下綱)
Passerae(雀小綱)
Psittacimorphae(鸚總目)

Psittaciformes(鸚形目)
Psittacidae(鸚鵡科)
紅色的部分,我還沒找到來源,進而驗證之,只是直接 Copy 維基百科裡頭的東東,並且在其他的分類資料裡,用字且不相同,所以大家可以先不用理它
因為!反正我們必須注重的是鸚鵡科再下來的分類

我現在說明一下
鸚鵡科再下來,根據 Sibley & Monroe 的這種分類


分為
1.NESTORINAE
2.STRIGOPINAE
3.PSITTRICHADINAE
4.LORICULINAE
5.MICROPSITTINAE
6.CACATUINAE
7.LORIINAE
8.PSITTACINAE
共這八個亞科


往下再分為86屬,共372種!其中有167種擁有亞種
若以亞種來計,共有五百七十幾種
以上包含已絕種之種類

所以若再有人問起,鸚鵡共有幾種,您可以如此回答:
依據2007年7月4日的最新資料,並根據 Sibley & Monroe 的dna分類,鸚鵡科共有八個亞科,八十五個屬別,三百七十一種!
如果以亞種來計算,那鸚鵡共有五百七十幾種!


依據2008年8月3日的最新資料,並根據 Sibley & Monroe 的dna分類,鸚鵡科共有八個亞科,八十六個屬別,三百七十二種!
如果以亞種來計算,那鸚鵡共有五百七十幾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鸚鵡科再下來,根據 Sibley & Monroe 的這種分類
分為
1.NESTORINAE
2.STRIGOPINAE
3.PSITTRICHADINAE
4.LORICULINAE
5.MICROPSITTINAE
6.CACATUINAE
7.LORIINAE
8.PSITTACINAE
共這八個亞科

接下來~補充說明一下這八個亞科

6.CACATUINAE
7.LORIINAE
8.PSITTACINAE
應該大家都比較知道~就是巴丹亞科、吸蜜亞科、鸚鵡亞科!

1.NESTORINAE:就是 Nestor 這一屬,共三種,有 Kea 和 Kaka 的這一屬
2.STRIGOPINAE:就是 Strigops 這一屬,只 Kakapo 一種
3.PSITTRICHADINAE:就是 Psittrichas 這一屬,只 Pesquet's Parrot 一種
4.LORICULINAE:就是 Loriculus 這一屬,共十一種,就是我們有時候會聽到的懸吊鸚鵡
5.MICROPSITTINAE:就是 Micropsitta 這一屬,共六種!侏儒鸚鵡,全長都在十公分以內

鸚鵡科分了巴丹亞科、吸蜜亞科、鸚鵡亞科這三種我們不意外!但又增設了以上稍微詳述的這五個亞科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除了鸚鵡亞科,它包含了舊世界與新世界的鸚鵡,其餘的七個亞科的鸚鵡都分布在那裡?
很好玩吧?!幾乎都在澳洲界(Australian)裡頭(有少數往西跨至東洋界)!


值得玩味吧?!

爹地和媽咪對於幼雛索食的反應


Elizabeth A. Krebs 在『行為生態學和社會生物學』裡頭提到
幼雛在巢中的索食狀況與父母的反應,觀察樣本為紅草,蠻有趣的,各位有空可以瞧瞧

以下為該書本段之摘要

Abstract:

Altricial nestlings solicit food by begging and engaging in scramble competition. Solicitation displays can thus signal both hunger and competitive ability. I examined nestling solicitation and parental responses in crimson rosellas (Platycercus elegans), a species in which parents engage in complex patterns of food allocation and appear to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food. By manipulating the hunger of individual chicks and entire broods, I assessed how chick behaviours and parental food allocation varied with hatching rank, level of hunger, and intensity of nestling competition. Last-hatched chicks begged more than first-hatched chicks irrespective of individual hunger levels. The two parents combined fed individually hungry chicks more, but mothers and fathers varied in their responses to begging chicks: fathers fed last-hatched chicks in proportion to their begging intensity, whereas mothers fed chicks equally. Since fathers generally allocate more food to first-hatched chicks, fathers appear to use begging rates to adjust food allocation to non-preferred chicks within the brood. When I manipulated brood hunger levels, begging rates increased for first- and last-hatched chicks suggesting that chick begging rates are sensitive to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begging by rosella chicks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hunger in a straightforward way and that the primary patterns of food allocation by parents are not influenced by chick begging. Thus the benefits of increased begging may be limited for nestlings in this spec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心得:

上文裡頭提到,很多種鳥的小BB,在索食上經常會有許多戰略與對策來對付牠們的爹地和媽咪與兄弟姊妹,而小鸚鵡粉可愛喔,大致上,他們索食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鬼吼鬼叫,一種是擺動牠們的小雞翅
因為戰略和對策對鸚鵡爹地和媽咪通常無用
也就是說鸚鵡爹地和媽咪是公平的溜
只有鸚鵡爹地有時比較『笨』一點,牠們會餵第一隻出生的小鸚鵡多一些,而媽咪會特別注意較小的小BB
而且鸚鵡媽咪是比較公平的,不會因為那隻小鸚鵡插隊滾到前面來,或那隻叫最大聲就特地餵那隻特別多,或小雞翅抖得特別用力就特地餵比較頻繁

基本上這份報告用了許多項作平均分析
爹地和媽咪的鳥性
小鸚鵡的飢餓程度
小鸚鵡的位置
小鸚鵡的索食程度

以上

P.S:上文所提之鸚鵡是紅草

下蛋的日期和下蛋的順序,會影響幼雛們之性別比率


這是一篇個人覺得蠻有趣的研究報告!

生公ㄟ啦是生母ㄟ???!!! 真正有趣味喔

Elizabeth A. Krebs, David J. Green, Michael C. Double, Richard Griffiths 這幾位老大們,
在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提到~~

『下蛋的日期和下蛋的順序,會影響幼雛們之性別比率』

觀察標的...一樣是紅草
有趣吶
以下為該段之摘要
敬請享用

Abstract:

We examine the patterns of sex allocation in crimson rosellas Platycercus elegans, a socially monogamous Australian parrot. Overall, 41.8% of nestlings were male, a significant female bias. However underlying this population-level bias were non-random patterns of sex allocation within broods. Broods produced early in the season were female-biased, but the proportion of males in a brood increased as the breeding season progressed. Female rosellas may obtain greater fitness benefits from early-fledging daughters than sons because daughters can breed as 1-year-olds whereas sons do not breed until they are at least 2 years old. Laying date and laying sequence also interacted to influence the sex ratio of eggs. The sex of early-laid eggs strongly followed the brood level pattern, whereas the sex of middle- and late-laid egg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s the season progressed. Nevertheless, late-laid eggs were very unlikely to be male 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We argue these differing seasonal patterns reflect the relative costs and benefits to producing early-hatched males and females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season. Female rosellas appear to maximise the probability that daughters are able to breed early but to minimise competitive asymmetries within the brood. In particular, late-hatched male chicks are disadvantaged if their oldest sibling is male, explaining the dearth of broods containing late-hatched males at the end of the breeding seas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心得:

紅草是一夫一妻制到終老的鳥種,所以我當初家裡的胖藍(公)不幸陣亡後,我隔了約八九個月才開始幫母藍草找新丈夫,也儘量朝著目標公鳥也喪偶半年以上的標準下去尋找,這是主要的原因

這些動物學家們在紅草棲息地,離地四米以上的樹,架設了四十六個巢箱,每隔間隔五十米放置一個
歷經四年,約每年都取得四十二組有效樣本

在野外,紅草的繁殖,生男生女,深受環境因子與幼鳥本質之影響
而生男生女,由母體決定,非如蜥蜴烏龜般,生男生女與蛋之孵化溫度有關
在繁殖季開始之時,母雛鳥除了數量遠大於公雛鳥之孵化數,通常先下的蛋也是母雛
有趣的是,在繁殖季越往後,相反了,公雛鳥之孵化數會漸漸增加,而母雛鳥數會逐漸減少
但是~最終,在比率上,依舊是----母>公

全世界最乾燥的陸塊~~澳洲,紅草的食物來源深受降雨量之影響
假使,某年降雨量減少,導致食物來源減弱,母鳥會孵出更多之母雛
食物來源充虞,則公雛會增加

然!若是某某小公雛,其前面有哥哥先出生,那牠會倒楣一點,會長得跟偶一樣較為短小瘦扁

為什麼會有如此之現象?!
因為紅草的原性佔了蠻大的因素
1.公的大塊頭比母的大約15%,跟豬一樣,浪費資源 ^+++++++++^
2.母的較公的早熟,早換羽!沒收聘金沒關係,早點交男朋友離家去
3.母的離巢後,離家很遠
4.母的體質較差,且有未知之致死基因
5.應該還有,我忘了

大致上是這樣

上述紅草之現象,大部分之鳥類亦是如此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About Me

姓名:panhouse、潘耗子、 ㄚ潘、小潘潘喲

性別:男

年齡:看起來像剛退伍的不惑熟男 其實是小時候轉大人轉沒過

家鄉:阿爸大稻埕滴倫,阿母大武崙人,現在偶基隆內湖來回遊蕩

嗜好:遊山玩水踏青朔溪唱歌看電影發呆摳鼻孔

panhouse 今年四十多多了,也算是怪叔叔級了!以前從事過的行業多與不動產相關(約十來年),因此於網上便取了個加上自己姓氏,耍寶具有諧音的 panhouse (不是penthouse喔!差粉多滴喔)!現在則於一家電子公司幫一位董事長拿皮箱、也當當看門狗,一切以主子利益為依歸,殺人不眨眼! 作孽呀!不幫殺了
panhouse 畢業於實踐服裝設計,做過服裝公司的外交(服飾界對業務的別稱)也開過室內設計公司,被倒了不少帳,又被合夥人坑了不少錢後,只得乖乖的又當起上班族溜!閒暇順便賭賭博(不是違法的賭博溜)賺賺外快!喜歡的鸚鵡是澳洲長尾鸚鵡系列,更喜歡與朋友同樂喝喝酒唱唱歌,搞得微醺微醺之後再慢慢爬回家!

-----------------------------------

每一個人養鸚鵡都有千百種來由與故事
我則是在二十幾年前從養十姊妹開始,再來是養小鸚歌,再來是紅牡丹,也養過一隻鄰居在社區樓梯撿到送給我的八哥

養十姊妹的來由是有一次出公差(國中)去整理學校的雜物、丟垃圾,看到一個木箱,ㄚ我就跟老師說,我要了,我就給他帶回家了,然後再去買一張正面的網片和棲木和草巢和水盃飼料盃,就這樣開始了十姊妹氾濫的生涯,那對十姊妹公的是白色的,母的是原生種,兩隻感情很好,也不怕我,那時候只知道小米,所以都餵他們小米,直到有一次鳥店老闆跟我說也可以餵泰國米(原來是加那利子)我就買了一堆回家和小米調配著給他們吃,而且我還很細心的將白菜或高麗菜剁得碎碎的,就擔心他們小小的嘴巴不方便吃!就這樣,他們很愛彼此,他們不斷的做那檔事兒,短短的時間內,他們做到了阿祖!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飼料盃裡頭每次小米都剩特別多,於是我在上課前幫他們換飼料的時候,我就只換小米,不給加那利子了.......晚上下課回到家,我發現他們兩都很乖,已經睡搞搞去了,我就沒有再和他們玩.....隔天早上起來,奇怪!美麗的白十姊妹(公)怎麼還在賴床?.....那一整個禮拜我都非常自責,我不應該如此的....就因為加那利子....白白上天堂了

後來又養了一對老是吵架的小鸚歌,哇!我忘了他們在我記憶裡的位置了

先說牡丹!兩隻紅牡丹是我呆呆的不怕死,竟然沒把他們的生命放在我的思考裡,因為我帶他們回家的時候還需手餵,長大了之後,公牡丹對我特別看不順眼,老是把我咬得鮮血淋漓,母牡丹也為了勸合,充當和事老,也被她老公咬得毛掉血流,看得實在很不忍心........講快一點...後來因為我豬頭,放在陽台不知道要鎖籠門,下課回家後,發現他們自己開門投奔自由去了

後來這隻鄰居送給我的八哥,聰明~~讚,因為他都不會咬我,只會咬幫他換飼料的我媽,哈哈,還會跟我玩,聽我的口令飛到臥室去拿原子筆再飛回來給我,這已經是十八歲的事了!有一天我騎著FZR帶他出去看風景,第一次看到籠外的山水秀景,他高興的與自由的野鳥朋友們唱和著,就這樣欣喜的度過了大自然呼吸的一天!奇怪的是,隔天早上,我發現他悶悶不樂,不太想理我.....從台北下課回到家已經很晚了,我趕緊跑去找他,要放他出來玩......看到的...是...趴在籠底的他....雖然已經是十八歲的男生了,我的眼淚還是就這樣流了下來.......從此之後...我再也不曾養鳥了....


一直到幾年前,我看了Discovery的節目,裡頭有鸚鵡的鏡頭,又勾起了我的回憶
快速的,我抓起了錢包,就跑到鳥店,一直清鳥盆到現在了
鸚鵡,不管老的小的,我都把他們當小朋友
所以!我常會趁我阿那達不在的時候,跟他們做一些親密的動作
你們看~~親密吧?
→我下班回來跟他們打招呼的動作
→他們講出自己名字,或叫出同伴名字,我讚美他們的動作
→清屎盆,我跟他們說~~好臭好臭,好髒好髒的表情
→這是早上一起床,我學他們看到我,兩眼張瞪,髮冠豎起的表情

以下四種是我心情好的時候,會突然跑到她們籠前表演的動作和表情↓


小朋友千萬不要學我,要不然你媽媽會罵你說養鸚鵡養到頭殼壞去了